绳枢鲜忧患

出自宋代张耒的《春日杂兴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éng shū xiān yōu huà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潭潭故邑井,猗猗上宫兰。
不食自清渫,莫服更幽闲。
志士耻穷极,卷迹甘饥寒。
佳辰邈良觌,触物悬悲端。
入途眇回远,经岁旷音翰。
岂不慕裘马,诡得非所安。
蝉冕多怵迫,绳枢鲜忧患
枉寻竟何补,方枘诚独难。
()
不食,幽闲,志士,饥寒,悲端

《春日杂兴四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潭潭故邑井,猗猗上宫兰。
不食自清渫,莫服更幽闲。
志士耻穷极,卷迹甘饥寒。
佳辰邈良觌,触物悬悲端。

入途眇回远,经岁旷音翰。
岂不慕裘马,诡得非所安。
蝉冕多怵迫,绳枢鲜忧患。
枉寻竟何补,方枘诚独难。

译文:
潭潭故邑井,清澈见底,宛如上宫的兰花。
不以物质享受为乐,更追求内心的宁静。
志士不愿意陷入极度的贫困,宁愿卷起衣襟忍受饥寒。
美好的时光已经远去,触景生情,悬念萦绕心头。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春日景色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物质享受的淡漠态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的潭潭故邑井和上宫兰都是清澈纯净的象征,与作者追求清净心灵的态度相呼应。诗中还表达了志士不愿意陷入贫困的态度,他们宁愿忍受饥寒,也不愿意放弃追求理想。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日景色,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境遇和社会现象的思考,给人以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