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有黄仲

出自宋代张耒的《见黄仲达感秋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ěi chéng yǒu huáng zhòng,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秋风吹衡茅,寂历如荒村。
独立无与语,悲虫鸣草根。
老木经疾风,枝叶仅得存。
疏荫不满地,白日耿当轩。
北城有黄仲,眸子清不浑。
时能出秀句,宝铁雕玙璠。
念将舍我去,为吏国西京。
荒凉古中牟,昼夜输蹄奔。
青衫给吏役,怀恶未易论。
强颜诡应接,有抱谁能言。
从容来去间,无厌走黄昏。
()
荒村,独立,虫鸣,草根,老木,疾风,枝叶,满地,白日

《见黄仲达感秋意》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风吹衡茅,寂历如荒村。
秋天的风吹过衡茅(一种茅草),寂寞的感觉就像是一个荒凉的村庄。
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凄凉景象,通过衡茅和荒村的形象,表达了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独立无与语,悲虫鸣草根。
孤独地独立着,无人可以倾诉,只有悲伤的虫声在草根间鸣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虫声的鸣叫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老木经疾风,枝叶仅得存。
老树经受着疾风的吹袭,只有一些枝叶勉强存留。
这两句描绘了老树在秋风中的凄凉景象,也可以理解为诗人自身经历了风雨洗礼,只剩下一些残存的力量。

疏荫不满地,白日耿当轩。
稀疏的树荫无法覆盖整个地面,白天的阳光照耀得明亮。
这两句表达了树荫的稀疏和阳光的明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可以理解为诗人的心境明亮而坚定。

北城有黄仲,眸子清不浑。
北方城中有一个人叫黄仲,他的眼神清澈而不浑浊。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黄仲的赞美,黄仲可能是一个有才华的人物,他的眼神透露出清澈和纯净的品质。

时能出秀句,宝铁雕玙璠。
他时常能够写出优美的句子,就像是用宝贵的铁雕刻出珍珠般的光芒。
这两句表达了黄仲的才华出众,他的诗句如同珍珠般宝贵而闪耀。

念将舍我去,为吏国西京。
我想要离开他,去做一个在西京(古代中国的都城)做官的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黄仲的思念和自己的追求,诗人希望能够离开黄仲,去追求自己的官职和事业。

荒凉古中牟,昼夜输蹄奔。
在荒凉的古道中奔波,昼夜不停地赶路。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奔波劳累的景象,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孤独而辛苦。

青衫给吏役,怀恶未易论。
穿上青色的官服,成为官吏,内心怀有恶意却难以言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矛盾和无奈,他在官场中必须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

强颜诡应接,有抱谁能言。
勉强装出笑脸,应付各种场合,有谁能够倾诉自己的心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社交场合中的伪装和无法倾诉的心情。

从容来去间,无厌走黄昏。
从容地来去之间,对于黄昏的行走没有厌倦之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黄昏的喜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凄凉景象、表达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黄仲的赞美和自己的追求,展现了一种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词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丰富深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