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境亦何有

出自宋代张耒的《访昙上人有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ìng jìng yì hé yǒu,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上人稀出入,黄叶闭门深。
系马长林下,逢僧古殿阴。
相逢成底事,乘兴偶来寻。
静境亦何有,无言知祖心。
生平避浮俗,与物苦差参。
脱去犹未得,应埃嗟滞淫。
长廊秋日薄,古木野霜侵,徙倚谁晤语,独归还独吟。
()
上人,出入,闭门,僧古殿,相逢,底事,乘兴,静境,无言,祖心

《访昙上人有感》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稀少地拜访昙上人,黄叶遮掩深门。系马于长满树木的林下,偶遇僧人于古殿的阴凉处。相逢成为了一段美好的经历,心情愉悦地前来寻找。这宁静的环境又有何等美妙,无需言语即可理解祖先的心意。一生都避开浮俗之事,与物相处时感到痛苦和无奈。摆脱尘世的束缚尚未完全实现,应当感叹于沉闷和淫乱。长廊上的秋日渐薄,古木上野霜侵袭,我迁移身姿,寻找与谁交谈,独自归去,再次独自吟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拜访昙上人的经历和感受。昙上人是一个隐居的僧人,很少出门,住在深处的黄叶遮掩的房子里。诗人系马于长满树木的林下,偶然在古殿的阴凉处遇到了昙上人。这次相逢成为了一段美好的经历,让诗人心情愉悦地前来寻找昙上人。诗人感叹这宁静的环境是多么美妙,无需言语即可理解昙上人的心意,感受到了祖先的智慧和心灵的寄托。

诗人生平避开了浮俗之事,但与物相处时却感到痛苦和无奈,仿佛摆脱尘世的束缚尚未完全实现。他应当感叹于这种沉闷和淫乱的现实。长廊上的秋日渐薄,古木上野霜侵袭,诗人迁移身姿,寻找与谁交谈,最终独自归去,再次独自吟唱。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与昙上人的相遇,表达了对宁静和内心寄托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痛苦和无奈的感受。同时,诗中的秋日薄、野霜侵等景象也增添了一丝凄凉和孤寂的氛围。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