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药求多旋记名

出自宋代张耒的《和即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ǒng yào qiú duō xuán jì mí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溪如圆堑木如城,鱼鸟从游信此情。
啅雀踏枝飞尚袅,仰荷承雨侧还倾。
弹琴废久重寻谱,种药求多旋记名
于世久判无妙策,直应归学老农耕。
()
鱼鸟,此情,弹琴,妙策,农耕

《和即事》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溪如圆堑木如城,
鱼鸟从游信此情。
啅雀踏枝飞尚袅,
仰荷承雨侧还倾。

弹琴废久重寻谱,
种药求多旋记名。
于世久判无妙策,
直应归学老农耕。

译文:
小溪像圆形的堑壕,木头像城墙,
鱼儿和鸟儿自由自在地游动,他们表达了这种情感。
鸟儿在树枝上啄食,飞翔的姿态优雅轻盈,
莲花仰望着天空,承受雨水的重量而倾斜。

弹琴已经废弃已久,重新寻找琴谱,
种植草药追求更多的药效,并将其命名。
在世间已经久经考验,未能找到高明的策略,
应该直接回归学习农耕的老方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色和人生的哲理。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蓝本,通过描绘溪流、木头、鱼鸟和莲花等元素,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

首先,诗中的溪流和木头被描绘成具有城墙和堑壕的形状,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色。鱼儿和鸟儿在其中游动,展示了它们自由自在的状态,传递出作者对自然生态的赞美和对自由的追求。

其次,诗中出现的啅雀踏枝和仰望的莲花,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美妙姿态。啅雀踏枝的飞行姿态轻盈而优雅,而仰望的莲花在雨水的压力下倾斜,展示出自然界中的柔韧和坚韧。

最后,诗词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弹琴废久,寻找琴谱,种植草药并命名,都是作者在探索和追求的过程中的努力。然而,尽管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作者认识到在这个世俗的社会中,没有什么高明的策略可以解决问题。因此,作者提倡回归到老农耕的方式,回归到朴实的生活方式中。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深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观。诗人通过自然界中的元素,表达了对自由、美好和朴实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思了社会现实中追求功名利禄的虚妄。这种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哲学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