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何时归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g yuè hé shí gu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我田失耕耘,岁暮拾枯萁。
枯萁不可食,日晏抱长饥。
猛虎依山林,眼有百步威。
一从梁鸯食,风月何时归
()
岁暮,枯萁,不可,猛虎,山林,风月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我田失耕耘,岁暮拾枯萁。
枯萁不可食,日晏抱长饥。
猛虎依山林,眼有百步威。
一从梁鸯食,风月何时归。

译文:
我田地荒芜,年底只能采集枯黄的萁。
枯萁已经无法作为食物,太阳西斜时我依然饥肠辘辘。
猛虎藏身于山林,眼神中透露着百步之威。
曾经与梁鸯共享美食,如今不知何时才能再次拥有风月之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农耕生活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困境的感慨和对过去荣华富贵的怀念。

诗的第一句,"我田失耕耘,岁暮拾枯萁",描绘了作者田地荒芜,无法耕种,只能在年底采集干枯的萁。这里的"我田"可以理解为作者自己的境况,暗示着他的困苦与失意。

第二句"枯萁不可食,日晏抱长饥",表达了作者的困窘和饥饿。枯萁作为一种干枯的植物,无法作为食物,强调了作者的贫困和生活的艰辛。

第三句"猛虎依山林,眼有百步威",通过描绘山林中的猛虎,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无力与恐惧。猛虎的眼神透露出强大的威严,形象地表达了作者面临的困境给他带来的压力和恐惧感。

最后一句"一从梁鸯食,风月何时归",表达了对过去富贵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梁鸯是指过去与作者共享富贵的人,而风月则象征着美好的生活。通过对过去和未来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逆境生活的无奈,同时渴望重拾过去的荣华富贵。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贫困和困境中的无奈和迷茫,同时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思考。这种音律优美、意境深远的表达方式,展示了黄庭坚在诗歌创作上的才华和独特的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