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云稍含毒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谪居黔南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àng yún shāo hán dú,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苦雨初入梅,瘴云稍含毒
泥秧水畦稻,灰种畲田粟。
()
苦雨,灰种

诗词:《谪居黔南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苦雨初入梅,
瘴云稍含毒。
泥秧水畦稻,
灰种畲田粟。

中文译文:

苦雨初入梅,
苦雨落在初开的梅花上,
瘴云稍含毒。
瘴疠的云气略显有毒。
泥秧水畦稻,
稻田里的泥秧和水田,
灰种畲田粟。
灰色的种子撒在了畲田里的高粱地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写的《谪居黔南十首》中的一首。黔南是指黔南地区,黔南地区位于中国贵州省南部,这里山高水长,气候湿润,也是黄庭坚被贬谪的地方。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农耕生活,展示了谪居黔南的困苦与艰辛。诗的开头,黄庭坚以苦雨初入梅来描写黔南的雨季开始,苦雨象征着困苦和不幸,初入梅花则意味着希望的初现。接着,他使用了瘴云稍含毒的形象,瘴疠的云气预示着这片土地上的瘴疠疾病,使得环境更加恶劣。这两句描绘了黔南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压迫力和不宜居住的条件。

接下来的两句诗描述了农耕生活中的辛劳。泥秧水畦稻,泥土中的幼苗和水田中的稻谷,展现了农民们艰辛的劳动。灰种畲田粟,灰色的种子撒在畲田里的高粱地,暗示农民们在贫瘠的土地上艰难生存,用种子的颜色和土地的灰色来表达贫困和困苦。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黔南地区的恶劣环境和农民的艰辛生活,表达了诗人在谪居黔南时的困苦和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耕生活的描绘,诗人展示了他对黔南困境的深切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希望的追求。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和形象,传达了作者内心的真挚情感,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