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溪无健鳞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寄潘歙州伯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àng xī wú jiàn lí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我贫性爱酒,有酒无钱沽。
新安走牙兵,六月至我庐。
手中持尺题,肩上担瓦壶。
高山度青天,救此愁肠枯。
开之聊倾樽,渴肺如浇酥。
醉来欲学李白骑鲸鱼,又思阮籍跨蹇驴。
上溪无健鳞,下岭无壮驹,忆君南望空长吁。
()
性爱,瓦壶,高山,青天

《寄潘歙州伯恭》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贫性爱酒,有酒无钱沽。
新安走牙兵,六月至我庐。
手中持尺题,肩上担瓦壶。
高山度青天,救此愁肠枯。
开之聊倾樽,渴肺如浇酥。
醉来欲学李白骑鲸鱼,又思阮籍跨蹇驴。
上溪无健鳞,下岭无壮驹,忆君南望空长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梅尧臣贫困的生活境况和内心的愁苦之情。他喜爱酒,但却没有钱购买。新安地区发生战乱,六月时他的居住地受到了牵连。他手持尺子写下这首诗词,肩上扛着瓦壶,形容他处境艰难。高山上的青天仿佛是可以拯救他内心愁绪的希望。他打开酒壶,倾倒酒来消愁,酒入喉,如同甘露浇醒了心中的苦闷。他醉后想要效仿李白骑鲸鱼,又想起阮籍跨蹇驴的传说,表现出他对逍遥自在的向往。上溪没有健康的鱼鳞,下岭没有壮健的马匹,他怀念远方的朋友,对着南方的远方长叹一声。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贫困的生活现状和内心的忧愁,表达了对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作者通过饱含情感的描写,将自己的思绪和情绪展现得淋漓尽致。他用酒作为解愁的手段,将自己的愁苦倾吐于酒中,希望通过醉酒来抚慰内心的痛楚。他在酒后幻想着李白骑鲸鱼、阮籍跨蹇驴的自由自在,表达了对自由和豪放生活的向往。最后,作者的忆君之情表现出他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离散的伤感,使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示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复杂情绪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