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忝齿缨绶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次韵和长吉上人淮甸相遇》,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àng tiǎn chǐ yīng shòu,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淮上一相遇,忆在京都时。
虽惊岁月换,未改松桂姿。
童侍两三人,瓶锡相与随。
自言东越来,箧中多好诗。
文字皆妥帖,业术无倾欹。
前辈尝有言,清气散人脾。
语妙见情性,说之聊解颐。
始推杼山学,得非素所师。
此固有深趣,吾心久已知。
横琴乃玄悟,岂必弄鸣丝。
古乐众少听,谁知彼吹篪。
师旷没世後,伯牙众身悲。
愿同黄鹄举,远归沧海涯。
老骥虽不病,长坂安可驰。
天台况奇胜,日夕劳梦思。
尚忝齿缨绶,终年趋路岐。
俯愧渊中鱼,游泳水之湄。
仰羡云间鸷,凌厉辞絷维。
居尝起斯念,未去情不怡。
今朝更道旧,感怆各嚬眉。
同游谢公门,远想袂沾洟。
惜哉胡不仁,碎彼东方琪。
又出数纸书,手泽尚可披。
眷眷畴昔意,於今当语谁。
复遗三百言,玩味自挽髭。
序事尽成故,慨吟良有资。
其词何亹亹,宛若对风规。
冷然耸心目,不觉整冠緌,重以超俗韵,顾予贱职司。
是犹猿鸟情,并此驽枥卑。
报投仍勉强,实谬匠者为。
应哂不量力,短兵兹已波。
()
相遇,岁月,相与,自言,东越,多好
淮河上一相遇,记得在京都时。
虽然感到岁月换,没有改变松桂姿态。
儿童在两个三人,瓶锡相互跟随。
自称东越来,箱子里多喜欢诗。
文字都妥帖,生产技术没有倾倾斜。
前辈说过,清气散人脾。
语妙见本性,我说的笑容。
始推抒山学,可能不是平时老师。
这本来有很深的旨趣,我的心很久已经知道。
抚琴是玄悟,难道一定要弄响丝。
古代乐众少听,谁知道吹笛子。
师旷死后,伯牙众人身悲。
愿同天鹅举,远归大海岸边。
老骥虽不病,长坡安全可以迅速。
天台何况出奇制胜,一天晚上辛苦梦思。
还影响牙齿缨绶,一年走向岔路。
低头有愧于深水中的鱼,游泳水之滨。
仰羡云间凶猛,凌厉辞挽留。
在曾经起这念,没有去心情不愉快。
今朝更道旧,感悲伤各颦眉。
同窗谢公门,遥想袖子沾着。
可惜胡不仁,打碎那些东方美丽。
又拿出几张纸书,手泽还可以分开。
依恋过去意,在现在应该告诉谁。
又给三百字,玩味自己拉着胡须。
叙事都成过去,慷慨吟确实有帮助。
它词怎么勤勉,仿佛对风化。
冷然高耸心目,不觉得整冠矮,
重以超俗韵,回头我贱职。
就像猿鸟情,同时这些低能槽低。
报投仍勉强,实在荒谬匠的是。
应笑不衡量自己的力量,短兵现在已波。
* 此部分翻译来自Baidu,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