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花虽复合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古相思》,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èi huā suī fù hé,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
劈竹两分张,情知无合理。
织作双纹筸,依然泪花紫。
泪花虽复合,疑岫几千里。
欲识舜娥悲,无穷似湘水。
()
合理,双纹筸,泪花

《古相思》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劈竹两分张,情知无合理。
织作双纹筸,依然泪花紫。
泪花虽复合,疑岫几千里。
欲识舜娥悲,无穷似湘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古老的相思之情。诗中通过描绘一些景物和情感来表达作者对离别和相思的痛苦之情。诗人劈开竹子,将其分成两半,象征着离别的痛苦。他明白这种痛苦是无法合理解释的。他将丝线编织成双色的纹筸(一种细丝织物),但这些纹筸依然留有紫色的泪花。虽然泪花重新聚合在一起,但作者仍然怀疑这种离别的感受是否像远处千里之外的山岭。他想要了解舜娥(传说中的美女)的悲伤,但是这种相思之情是无穷无尽的,就像湘江的水一样。

赏析:
《古相思》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离别之情和相思之痛。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诗人将自己内心的痛苦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劈竹、纹筸和泪花紫等形象与感情的交织,形成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楚和无尽的相思之意。诗中的舜娥和湘水都是文学中常用的象征形象,通过与这些形象的对比,诗人抒发了自己对离别和相思的无穷思念之情。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触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