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羽翼生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潘士方建昌》,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ān dé yǔ yì shē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军垒近仙山,麻源第三谷。
灵运诗亦存,鲁公记可读。
幸时无寇攘,闲日望云木。
傥见西王母,白麟如白鹿。
来寻鸟爪人,神光生石屋。
无念痒背搔,还恐罹怒扑。
学道我未成,链气不饱腹。
安得羽翼生,下上同黄鹄。
送君想君游,星斗坛边竹。
()
仙山,灵运,可读

《送潘士方建昌》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军垒近仙山,麻源第三谷。
灵运诗亦存,鲁公记可读。
幸时无寇攘,闲日望云木。
傥见西王母,白麟如白鹿。

来寻鸟爪人,神光生石屋。
无念痒背搔,还恐罹怒扑。
学道我未成,链气不饱腹。
安得羽翼生,下上同黄鹄。

送君想君游,星斗坛边竹。

译文:
军垒靠近仙山,麻源位于第三谷。
灵运的诗也保存着,鲁公的记载可供阅读。
幸运的时候没有敌寇侵扰,闲暇的日子望着云和树木。
如果能见到西王母,她的白麟就像白鹿一样。
来寻找那些拥有鸟爪的人,他们的神光在石屋中闪现。
无念地挠痒背,却仍担心遭受怒扑。
修行道路上我还未成功,灵气的束缚使我不能满足。
如果能拥有羽翼,就能飞向高处和下方,与黄鹄一同飞翔。
送你离去,想象着你游历,星斗在坛边竹林中。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幽静祥和的仙境景象,表达了对自由和追求道德境界的向往之情。

诗的开篇以军垒靠近仙山和麻源位于第三谷作为背景,给人一种山水相依、人境合一的感觉。作者提到灵运的诗和鲁公的记载,暗示着诗歌和史书等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传递了对历史和文化的珍视。

接下来,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时期的庆幸之情,没有敌寇的侵袭,可以安闲地望着云和树木,享受宁静的生活。

诗中的西王母和白麟象征着仙境中的神仙和神奇的动物,增添了诗意的神秘和幻想色彩。

诗的后半部分涉及修行和追求自由的主题。寻找具有鸟爪的人和石屋中的神光,表达了对超凡境界和灵性的向往。然而,作者也意识到自己修行未成,灵气的束缚使他无法满足和充实。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由与飞翔的向往,希望拥有羽翼,与黄鹄一同飞翔,象征着追求高尚境界、自由和升华。

整首诗以送别的方式结束,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将对方想象成游历在星斗和竹林之间。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仙境般的景象和超越尘世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自由、修行和升华的渴望。同时,诗中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珍视,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庆幸。整体上,这首诗词充满了诗意和遐想,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和追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