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在清川涘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谢著作归陈州》,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ìn zài qīng chuān sì,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骐骥泥中行,偶蹶未千里。
终当至高衢,尚苦泥行耻。
今归雨蒙蒙,嘶鸣欲何止。
乃念彼名驹,近在清川涘
他日见腾骧,驽枥此垂耳。
()
高衢,蒙蒙,嘶鸣,名驹,腾骧

《送谢著作归陈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骐骥在泥中行,偶尔跌倒还未走完千里。最终会到达繁华的大街上,仍然感到行走泥泞的耻辱。如今归来,雨雾弥漫,高声嘶鸣不停。我不禁想起那名驹,就在清澈的河涘边附近。未来的某一天,它会展翅翱翔,而我这匹平凡的马却只能低垂着耳朵。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谢著作归陈州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一匹名马在泥泞中行走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骐骥是一匹非常优秀的马,本应在繁华的大街上展示其风采,但却陷入泥泞中行走,遭受耻辱。诗人通过对比自身与名马的命运,表达了对自己平凡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运用了马的形象来寓意诗人自身的处境和情感。马作为一种高贵、快捷、自由的形象,象征着追求卓越和追求自由的精神。而泥泞则象征着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阻碍。诗中的骐骥在泥泞中行走,暗示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诗人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不满,希望能够摆脱泥泞,达到更高的境界。

通过描写名马与自身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他对名马的称赞和向往,表明他渴望有一天能像名马一样自由自在地展翅翱翔,摆脱平凡的生活。最后两句“驽枥此垂耳”,则是对自身平凡命运的自嘲和无奈。驽枥指代普通的马匹,低垂的耳朵象征着对现实的顺从和无力改变。

整首诗通过对马的形象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向往,展现了他对追求卓越和自由的坚持和渴望。诗人借助马的形象,将自己的情感与读者产生共鸣,使诗词更加深入人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