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愁湖上波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夏日对雨偶成寄韩仲文兄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ái chóu hú shàng bō,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日日城头雨,还愁湖上波
窗中人自听,门外潦应多。
不畏车生耳,还愁麦化蛾。
吾庐无所有,频看壁间梭。
()
日日,窗中人,不畏,愁麦

《夏日对雨偶成寄韩仲文兄弟》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日日城头雨,还愁湖上波。
窗中人自听,门外潦应多。
不畏车生耳,还愁麦化蛾。
吾庐无所有,频看壁间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夏日的景象,作者通过雨水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绪。诗中的主人公身处城头,每天都有雨水,让他心生忧愁。他坐在窗边自己聆听雨声,外面的雨水不断地敲打着门窗,给他带来了更多的烦恼。尽管如此,他并不畏惧车马经过发出的噪音,却仍然为麦田中的蛾子危害庄稼而担忧。最后,他表示自己的住所一无所有,只能频繁地凝视着墙角的纺织机。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夏日的场景,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城头的雨水和湖上的波浪象征着外界的困扰和波动,与主人公内心的忧愁相呼应。作者通过对窗中人自听和门外雨声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阻隔感,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不畏车声,却为麦田中的蛾子所困扰,这反映了他对生活中微小细节的关注和担忧。最后,他表示自己一无所有,频繁凝视壁间的纺织机,暗示了他的贫困和生活的艰辛。

整首诗词以叙事方式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反思。通过雨水、波浪、车声、蛾子等形象的运用,诗人将个人的烦恼与外界的景物相联系,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忧愁和无奈之情。这种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情感的真实表达,是该诗词的亮点之一。同时,通过描绘主人公一无所有的境况,以及频繁凝视纺织机的形象,诗人也展现了一种对贫困和艰辛生活的思考和反思。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