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须仍以醉为公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依韵和永叔久在病告近方赴直道怀见寄二章》,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xū réng yǐ zuì wèi gō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玉辔珑珑出绛宫,青槐驰道晓烟中。
尘头尚裛洗车雨,马耳前趋吹鬣风。
闻说自将身许国,不须仍以醉为公
我今才薄都无用,六十栖栖未叹穷。
()
趋吹,闻说,不须,为公,无用

《依韵和永叔久在病告近方赴直道怀见寄二章》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玉辔珑珑出绛宫,
青槐驰道晓烟中。
尘头尚裛洗车雨,
马耳前趋吹鬣风。

闻说自将身许国,
不须仍以醉为公。
我今才薄都无用,
六十栖栖未叹穷。

译文:
明亮的玉辔从绛宫中出来,
青槐树在清晨的烟雾中驰骋。
尘土还未被清洗的车马上,
风吹动着马鬃在马耳边响起。

听说你自愿为国家效力,
不再因酒而担任官职。
我如今才识浅薄,无所用处,
六十岁依然过着贫困的生活。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述壮志未酬的情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梅尧臣对自身经历的反思和对光阴流转的感慨。

诗中通过描绘玉辔出宫、青槐树驰骋的景象,展现了宫廷和官场的繁华和喧嚣。而尘土未洗的车马和马耳边吹动的风鬃,则暗示了忙碌和奔波的现实。这种对比,折射出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漠和疲倦。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自己听闻将要为国家效力,不再以醉酒作为官职的标志。这表明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已经淡化,他认识到自己的才干有限,不再抱有过高的期望。

最后两句诗表达出诗人的自嘲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人在六十岁时仍然过着贫困的生活,栖居于无所用处的境地,对此并不感到悲叹,而是以一种平淡的态度面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对人生境遇的坦然态度。诗人通过对宫廷和官场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处境的反思,展示了对功名利禄的冷漠和对生活的豁达。

诗中的景物描写简练而生动,通过对车马、风鬃的描绘,传达了忙碌和疲倦的氛围。而诗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对生活的态度,则表达了对功名的淡化和对命运的接受。诗人的豁达和平淡之态,给予读者一种深思和启示,引发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独特的写作手法,以及对景物和内心感受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功名利禄的冷漠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值得细细品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