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赤龙将欲飞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哀王孙》,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ì shuǐ chì lóng jiāng yù fēi,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泗水赤龙将欲飞,瘦蛟在泥云未归。
冰茧煮灰寒水击,长大王孙抱饥色。
谁知谪自下乡来,日昃可哀犹未食。
菰饭白浆持与君,王孙王孙何复云。
()
大王,下乡,王孙

《哀王孙》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泗水中红龙欲飞腾,瘦弱的蛟龙还在泥中徘徊。冰茧煮成灰,寒水拍打着,年长的王孙却带着饥饿的表情。谁知道他是被贬谪到乡间来,太阳已经西沉,他仍未能进食。我用菰米饭和白米浆给你,王孙啊,你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

诗意:
《哀王孙》描绘了一个贵族子弟的凄凉形象,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命运不公的哀叹。诗中的王孙原本是一个有着高贵身份和地位的人,但是却被贬谪到乡间,生活困苦艰难。他面对饥饿,却无法得到足够的食物。诗人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贵族身份的无奈和悲凉之情。

赏析:
《哀王孙》通过对王孙命运的描绘,展示了宋代社会的阶级固化和命运不公的现实。诗中的泗水赤龙和瘦蛟象征着王孙的高贵身份,但他们却无法飞腾和回到天空,正如王孙无法摆脱贫困和贬谪的命运。冰茧煮灰和寒水拍打着象征着环境的恶劣和困苦,而长大的王孙则抱着饥饿的姿态,表达了他的无奈和苦楚。

诗词中的王孙被贬谪到乡间,日昃可哀犹未食,强调了他的贫困和饥饿。菰饭和白浆是简陋的食物,给予了王孙一丝温暖,但他的处境依然困苦。最后两句诗中的王孙王孙何复云,表达了诗人对王孙失去声音和话语权的惋惜和遗憾。

整首诗词通过对王孙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命运不公的愤慨和悲凉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固化和人民的苦难。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贵族子弟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示了他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