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语欲岩耕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yǔ yù yán gē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苇箔蚕齐老,桑林叶更生。
楚禽多异响,蜀栈未堪行。
客散岸傍席,马还溪上城。
过都当有问,为语欲岩耕
()
异响,岩耕

《送吴季野太博移蜀灵泉先至辇》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吴季野太博离开家乡,前往蜀地的情景。

诗中描述了苇箔和蚕齐老,桑林叶再生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和生命的延续。楚地的禽鸟发出各种奇异的声音,蜀地的栈道还未修整好,暗示了蜀地的艰险和陌生。

诗人描绘了客人散去,岸边的席子空荡荡,马儿回到溪边的城市。这些描写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孤独感。最后,诗人暗示自己将要去过都(指蜀地的首府成都),并期待在那里得到一些消息,同时表达了自己渴望在那里安家落户的愿望。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行动,表达了离别、孤独和对未来的期待。它展示了梅尧臣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生活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