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然传蕙若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王伯初通判婺州》,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 rán chuán huì ruò,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隐侯没来久,八咏无继作。
星宿少光芒,虹霓挂楼角。
迩来数百年,才彦森台阁。
君平请是行,有意在岩壑。
手持能赋笔,势似强弩簧。
会待东南风,芬然传蕙若
()
八咏,继作,星宿,光芒,岩壑,手持,东南风

《送王伯初通判婺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隐侯没来久,
八咏无继作。
星宿少光芒,
虹霓挂楼角。
迩来数百年,
才彦森台阁。
君平请是行,
有意在岩壑。
手持能赋笔,
势似强弩簧。
会待东南风,
芬然传蕙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王伯初通判婺州的送别之情。诗人梅尧臣感叹了隐侯(指王伯初)长时间没有来访,八咏(指诗词)也没有继续创作。星宿的光芒稀少,虹霓挂在楼角上,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近来已经过去了数百年,才彦(指王伯初)在台阁中显得孤独。诗人希望王伯初能够平安地前往婺州,有意在岩壑中隐居。他手持着能够写出美丽诗篇的笔,势如强弩的弹簧一般。他期待着东南风的到来,希望能够传达出芬芳的香气,如同传播蕙若花的香气一般。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王伯初的送别之情。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星宿的光芒、虹霓挂在楼角上,以及岩壑、强弩簧等,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展现了时光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以及对王伯初的祝福和期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间。同时,诗人对王伯初的赞美和祝福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士人情怀和对友谊的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