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愁快於刀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悲书》,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ēi chóu kuài yú dāo,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悲愁快於刀,内割肝肠痛。
有在皆旧物,唯尔与此共。
衣裳昔所制,箧笥忍更弄。
朝夕拜空位,绘写恨少动。
虽死情难迁,合姓义已重。
吾身行将衰,同穴诗可诵。
()
悲愁,旧物,衣裳,箧笥,朝夕,空位

《悲书》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悲愁快於刀,内割肝肠痛。
悲伤之情如刀割一般,内心割裂,痛苦难忍。

有在皆旧物,唯尔与此共。
周围的一切都是旧物,唯独你与我共同面对这份悲伤。

衣裳昔所制,箧笥忍更弄。
曾经制作的衣裳,现在只能忍受着被翻动的箧笥。

朝夕拜空位,绘写恨少动。
每天早晚拜祭空位,绘画中的怨恨几乎没有变动。

虽死情难迁,合姓义已重。
即使死亡,情感也难以迁移,但合姓的义务已经变得更加重要。

吾身行将衰,同穴诗可诵。
我身体即将衰弱,可以与同穴之人共同吟诵这首诗。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悲伤和痛苦。他描述了自己的心情如同被刀割一般,内心割裂,痛苦难忍。周围的一切都是旧物,唯独他与某人共同面对这份悲伤。他回忆起过去制作的衣裳,现在只能忍受着被翻动的箧笥。每天早晚他都会拜祭空位,绘画中的怨恨几乎没有变动。虽然情感难以迁移,但合姓的义务已经变得更加重要。作者感到自己的身体即将衰弱,他希望与同穴之人共同吟诵这首诗,表达内心的悲伤和痛苦。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内心的悲伤和痛苦,展现了他对逝去时光和失去的情感的思考和回忆。同时,诗中的合姓义务也体现了作者对家族和传统的重视。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