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定何处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萧秘校》,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ǎn pō dìng hé chǔ,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
比从江南来,又从江南去。
孤舟随雁群,晚泊定何处
霜橙可为齑,冰鱠思下筹。
此兴吾不知,薄言聊所慕。
()
孤舟,雁群,晚泊,霜橙,可为,不知,薄言

《送萧秘校》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比从江南来,又从江南去。
孤舟随雁群,晚泊定何处。
霜橙可为齑,冰鱠思下筹。
此兴吾不知,薄言聊所慕。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送别萧秘校的情景。诗人和萧秘校一起从江南来,现在又要一同返回江南。他们乘坐孤舟,跟随着飞过的雁群,晚上停泊在某个地方。诗人提到了霜橙和冰鱠,表达了他对美食的向往。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对于这种离别的情感和萧秘校的心情并不了解,只能用简单的言辞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和萧秘校的旅途,以及晚上停泊的场景,展现了离别的无奈和不舍之情。诗中的霜橙和冰鱠则象征着美食,表达了诗人对物质享受的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情感的困惑,他并不了解自己和萧秘校的心情,只能用简单的言辞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回味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