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行又与其徒异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省符上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é xíng yòu yǔ qí tú yì,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春秋一万八千字,不问吴人楚人事。
佛衣儒谈世已罕,节行又与其徒异
往来杨州三十年,曾见华堂荆棘地。
独闻依旧坐焚香,尚把残编讨遗意。
()
春秋,不问,人事,佛衣,往来,荆棘,独闻,焚香,遗意

《省符上人》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名叫省符上人的人物,他不关心吴楚地区的政治事务,更加注重佛教修行和儒家学说。他的行为举止与常人不同,他在杨州往来了三十年,亲眼目睹了华堂变为荆棘丛生的景象。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独自坐在那里焚香,继续研究残编,追求遗失的智慧。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省符上人的生活态度和修行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于智慧追求的坚持。诗中的省符上人以佛教和儒家思想为指导,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的启迪。他不被世俗的名利所动,而是专注于自己的修行和思考。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它展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他以独特的方式追求智慧和内心的平静。诗中的华堂荆棘地象征着世俗的浮华和变幻,而省符上人的坚守和追求则代表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通过对比,诗词传达了作者对于内心修行和智慧追求的重要性的思考。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春秋一万八千字,
不问吴人楚人事。
佛衣儒谈世已罕,
节行又与其徒异。
往来杨州三十年,
曾见华堂荆棘地。
独闻依旧坐焚香,
尚把残编讨遗意。

请注意,这只是一种可能的译文,不同的翻译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