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去复何如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将迁新居不成有感戏作·时以病止酒,且遗去歌者·末□及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ū qù fù hé rú,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我亦卜居者,岁晚望三闾。
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
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於车。
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
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
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如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
居者,泛泛,莫问,日置,家具,少於

《水调歌头(将迁新居不成有感戏作·时以病止酒,且遗去歌者·末□及之)》是宋代辛弃疾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亦卜居者,岁晚望三闾。
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凫。
好在书携一束,莫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
借车载家具,家具少於车。
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
二三子者爱我,此外故人疏。
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如。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诗意:
这首诗词是辛弃疾在将要迁居新居却未能如愿的时候所写。诗人心怀壮志,期望着远离朝廷的纷争,远离喧嚣,过上宁静自在的生活。诗中描绘了自己的困境和希望,抒发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待。尽管生活并不如意,但他仍然对自己的独立生活保持着一种乐观和坚持。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辛弃疾的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以淡泊名利、追求宁静自在的态度,描述了自己迁居新居的心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书携一束"表明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依赖,将书籍作为精神的寄托。"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世界的虚幻和变幻无常。

诗中的"二三子者爱我"和"此外故人疏"暗示了诗人在逆境中依然有一些朋友的关心与支持,但也有一些故友疏远。这种情感上的失落和无奈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孤寂的境遇。

最后两句"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似可,忽去复何如。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寄托的渴望。诗人希望能有人能够共同分享他的心事和忧愁,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小庐的喜爱和对平凡生活的珍惜。

整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辛弃疾的思考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通过对个人遭遇和内心感受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