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也如何得尽

出自宋代石孝友的《清平乐》,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shuō yě rú hé dé jǐ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山明水嫩。
潇洒桐庐郡。
极目风烟无限景。
说也如何得尽
自怜俗状尘容。
几年断梗飘蓬。
借使严陵知道,只应笑问东风。
()
极目,无限,自怜,俗状,尘容,知道,东风

《清平乐》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石孝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平乐》

山明水嫩。潇洒桐庐郡。
极目风烟无限景。说也如何得尽。
自怜俗状尘容。几年断梗飘蓬。
借使严陵知道,只应笑问东风。

中文译文:

山峰明亮,水流柔和。自由自在地漫步在桐庐郡。
眺望远处,风烟迷蒙,景色无穷无尽。说起来,怎么能够尽诉其中的美景呢?
我怜惜自己俗世的容貌。几年来,像是断了根的草芥,漂泊无依。
如果严陵知道我的心情,他只会笑着问候东风。

诗意和赏析:

《清平乐》以山水风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尘世的思考。诗中的“山明水嫩”描绘了山峰的明亮和水流的柔和,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平静。接着,作者形容自己潇洒地漫步在桐庐郡,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诗的下半部分,作者通过“极目风烟无限景”来描绘远处的美景,但又表示无法用言语完全描述尽这美景的壮丽。然后,他表达了对自己平凡容貌和流离失所的遗憾,将自己比作断了梗的漂泊蓬草,反映了他对尘世境遇的思考和自省。

最后两句:“借使严陵知道,只应笑问东风。”是作者对时代名士严陵的致意。通过“严陵”,作者意味着他的诗词只有在东风吹拂之时才能被他人理解和欣赏。这里东风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作者暗示自己的诗词可能只有在某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才能被真正理解,而当时的人们可能并不理解他的思想和境遇。

《清平乐》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尘世的思考。同时,通过对严陵和东风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诗词的理解和对时代的反思。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石孝友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以及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石孝友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江西南昌人。生卒年不详。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填词常用俚俗之语,状写男女情爱。仕途不顺,不羡富贵,隐居于丘壑之间。 石孝友著有《金谷遗音》,《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一卷,明《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金谷词》,不分卷。有明汲古阁《宋六十名家词》本、《四部备要》排印本。《全宋词》据毛□校汲古阁本收录。...

石孝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