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烟弱柳相昏蒙

出自宋代王令的《春意》,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óng yān ruò liǔ xiāng hūn mē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春空漠漠多愁容,春意冉冉随归鸿。
寒云飞高不肯雨,白日翳暗何时风。
闲花野草各意态,浓烟弱柳相昏蒙
北窗厌睡不知夜,起见海月如秋空。
()
愁容,春意,不肯,白日,何时风,意态,浓烟,不知,起见,秋空

《春意》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令。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的天空阴沉沉,带着忧愁的表情,
春意随着归鸿悄悄地来临。
寒云高飞却不愿降下雨,
白日蒙上阴暗,何时才能迎来微风。

闲散的花朵和野草各自展现着不同的姿态,
浓烟笼罩着柔弱的柳树,使得视线朦胧。
北窗无法入睡,不知道夜晚何时结束,
起身一看,海上的月亮像秋天的天空一样明亮。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首句"春空漠漠多愁容"以形容词"漠漠"和"多愁"表现了春天的阴沉和忧愁之感。随后的"春意冉冉随归鸿"通过归鸿的出现,表达了春意的悄悄来临。

接下来的两句"寒云飞高不肯雨,白日翳暗何时风"描绘了春天云层的高飞却不肯下雨,白日被阴云遮蔽,期待风的到来。这些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春天变幻莫测的期待和失望。

下半部分的两句"闲花野草各意态,浓烟弱柳相昏蒙"描绘了花草和柳树在春天的氛围中展现出各自的特色,浓烟笼罩使得景物朦胧不清。

最后两句"北窗厌睡不知夜,起见海月如秋空"表达了作者辗转难眠的心情,海上的明亮月亮给他带来了一丝宁静和欣慰。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和抒发情感交织,展现了春天的复杂多变和作者对春天的思索和体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王令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