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人言此松

出自宋代曾几的《明秀堂松》,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āng rén yán cǐ sō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柳侯所为邦,十步一遗迹。
苍官列前墀,相对俨如客。
邦人言此松,曾及侍侯侧。
风号四百年,雪立二千尺。
江城閒草木,诗卷多采摘。
柑非往日黄,柳是近时碧。
同生不同死,乃见老气格。
尚想哦其间,清声出金石。
龙鳞未脱落,熊轼几换易。
临民有馀师,视此古遗直。
()
所为邦,遗迹,俨如

《明秀堂松》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曾几。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柳侯所为邦,十步一遗迹。
苍官列前墀,相对俨如客。
邦人言此松,曾及侍侯侧。
风号四百年,雪立二千尺。
江城閒草木,诗卷多采摘。
柑非往日黄,柳是近时碧。
同生不同死,乃见老气格。
尚想哦其间,清声出金石。
龙鳞未脱落,熊轼几换易。
临民有馀师,视此古遗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古老的松树,它在朝代更替中屹立不倒,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诗人通过松树的形象,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事变迁的思考。松树象征着坚韧和长寿,它在岁月的冲刷下仍然挺立,展示出岁月赋予的古老气质。诗人对这棵松树充满敬畏之情,认为它就像一个客人一样庄重肃穆,它的存在让人们回想起曾经侍奉侯王的时刻。诗人还以松树为象征,描绘了江城的景象,以及周围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融入了对诗歌、历史和文化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古老的松树为中心,通过对松树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和变迁的思考。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松树的形象,突出了它在岁月中的坚韧和长寿。松树被比喻为庄重肃穆的客人,与曾经侍奉侯王的场景相联系,展示了历史的延续和传承。诗人还通过描绘江城的草木和采摘的情景,将诗歌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示了对美好事物的领悟和感悟。最后几句诗中,诗人以松树的形象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思考,提到了龙鳞和熊轼,这些都是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象征,彰显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珍视。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自然和文化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沉思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