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险更策扶危勋

出自宋代曾几的《钱生遗筇竹斑杖戏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àng xiǎn gèng cè fú wēi xūn,诗句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筇山美竹天下闻,有客钱氏之礽云。
自言吾祖嫌杖晚,赠子九节斑烂文。
寻幽已得济胜具,傍险更策扶危勋
同行安用木上座,一日不可无此君。
()
天下,自言,赠子,寻幽,扶危,同行,不可,此君

诗词:《钱生遗筇竹斑杖戏作》
朝代:宋代
作者:曾几

筇山美竹天下闻,
有客钱氏之礽云。
自言吾祖嫌杖晚,
赠子九节斑烂文。
寻幽已得济胜具,
傍险更策扶危勋。
同行安用木上座,
一日不可无此君。

中文译文:
筇山上生长着美丽的竹子,名扬天下。
有一位客人,姓钱,他对美丽的竹子表示赞赏。
他自言自语说,他的祖先曾经嫌弃拐杖晚来,现在特意送给子孙一根上面有九个节状斑纹的精美拐杖。
他在寻找幽静之地时,已经得到了这根拐杖的帮助,而且在险峻之地,更能发挥它扶助危难的功效。
同行的人们都安排在木制座位上,而钱生的拐杖则是不可或缺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讲述了一位姓钱的客人对美丽竹子和拐杖的赞赏和故事。诗人曾几以写实的方式描绘了筇山上美丽的竹子,将其赞誉扬于天下。而客人钱氏对这些竹子也表示了赞许之情。他自言自语说他的祖先嫌弃拐杖来得太晚,所以他特意为子孙准备了一根装饰精美、有九个节状斑纹的拐杖作为礼物。这根拐杖在他寻找幽静之地时,给予了他帮助;在险峻之地,更能发挥扶危助困的作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竹子和拐杖的美好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祖先的怀念和对子孙的关怀。诗中的拐杖象征着支持和助力,体现了作者对家族传统和责任的思考。同时,诗人通过描述拐杖的作用,传达了一种友爱和互助的精神,呼唤人们在旅途中相互扶持,共同前行。

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曾几的独特才华。它通过对竹子和拐杖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价值和人伦关系的思考。整体上,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和启迪,让人感受到作者对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