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接种江南少

出自宋代曾几的《食杨梅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ráo yáng jiē zhòng jiāng nán shǎo,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饶阳接种江南少,越上楞梅天下无。
梅熟应同儿辈吃,有兄八十信东吴。
()
接种,天下,同儿辈

《食杨梅三首》是宋代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食杨梅三首

饶阳接种江南少,
越上楞梅天下无。
梅熟应同儿辈吃,
有兄八十信东吴。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食用杨梅的情景。诗人说在饶州(今江苏扬州)接种的杨梅在江南地区很罕见,只有越州(今浙江绍兴)的楞山上才能找到。当杨梅成熟时,年轻一代应该和诗人一起品尝,而诗人的兄长已经八十岁了,他相信这个消息传到东吴(古代指江南地区)也会让他们感到惊讶。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示了杨梅的稀有性和特殊价值。诗中的"饶阳"和"江南"代表了杨梅的原产地,而"越上楞梅"则指的是杨梅在楞山上的罕见性。通过这样的描写手法,诗人大大增强了杨梅的珍贵感。诗人还通过"梅熟应同儿辈吃"的表达方式,强调了杨梅的美味和与家人共享的情感。最后一句"有兄八十信东吴"则展示了诗人的长寿兄长对这个消息的惊讶和赞叹,进一步凸显了杨梅的珍贵地位。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词语和寥寥数句,表达出了对杨梅的珍贵与美味的赞美,同时展示了家人团聚和共享美食的温馨情感。这种简练而有力的表达方式是宋代诗词的特点之一,也展示了曾几诗人的才华和对细节的敏锐观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