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心事欲深期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送熊博士赴瑞安令》,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uì hán xīn shì yù shēn q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衣冠衮衮相逢地,草木萧萧未变时。
聚散同惊一枕梦,悲欢各诵十年诗。
山林有约吾当去,天地无情子亦饥。
笑领铜章非失计,岁寒心事欲深期
()
衣冠,衮衮,相逢,草木,萧萧,未变,聚散,悲欢,山林,有约,铜章,失计,岁寒,心事,深期

这首诗词是陈与义所作,题为《送熊博士赴瑞安令》。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衣冠衮衮相逢地,
草木萧萧未变时。
聚散同惊一枕梦,
悲欢各诵十年诗。
山林有约吾当去,
天地无情子亦饥。
笑领铜章非失计,
岁寒心事欲深期。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陪同熊博士前往瑞安的情景和情感。他们在一起穿着整齐的礼服相遇,周围的草木依然萧瑟,没有改变。他们在一起经历了离散和重逢,共同惊叹光阴易逝,感叹时光如梦。他们分别经历了悲伤和欢乐,各自吟诵了十年的诗篇。山林之间有一份约定,诗人感到他应该离去,而天地间却没有情感,即使儿子也感到饥饿。诗人笑着接受了铜章的奖赏,这并非是他计划中的失算,寒冷的岁月中,他的心意渴望着更深远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熊博士赴瑞安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以衣冠相见,衮衮有序,一方面展示了礼仪之美,另一方面也凸显了人们在时光中的流转和改变中保持着一种稳定和传承。草木萧瑟的描写则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与人类的经历相呼应。

诗中的"聚散同惊一枕梦"表达了人们在相聚和分离之间的惊叹,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如同一场梦境。悲欢各诵十年诗则表明诗人和熊博士各自经历了人生中的悲伤和欢乐,这些经历都被融入到他们各自的诗篇之中。

"山林有约吾当去,天地无情子亦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开的决心和对于人生无情的感叹。诗人感到山林间有一种命运的召唤,他认为自己应当离去。然而,无论是山林还是天地,都没有情感,即使是自己的儿子也感到饥饿,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中的孤独和无常。

最后两句"笑领铜章非失计,岁寒心事欲深期"表达了诗人对于奖赏的接受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接受了铜章的奖赏,他并不认为这是自己原本的计划之外的事情,而是对自己努力的回应和认可。尽管岁月寒冷,但诗人的心思却愈发深远,怀揣着更高的期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场景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光阴易逝、人生无常以及对未来的期望的感慨。它展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转和人生变化的敏感,以及对于自身经历和命运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人类在时间和命运中的无常和孤独,同时也透露出对于未来的希望和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陈与义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