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然到书帙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秋宵辞》,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ī rán dào shū zhì,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孤月明秋空,清影跨洞门。
复美婵娟姿,的是姮娥魂。
凄然到书帙,惸然入酒樽。
不归广寒家,夜游天子园。
无人知此怀,惊烟笼啼猿。
()
秋空,复美,凄然,书帙,酒樽,无人知,笼啼猿

《秋宵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孤月明秋空,
独自的月亮照耀着秋天的天空,
清影跨洞门。
明亮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

复美婵娟姿,
更是美丽的仙子形象,
她就是姮娥的化身。

的是姮娥魂。
这是姮娥的灵魂。

凄然到书帙,
悲伤地来到书籍之间,
心情忧郁地翻阅文献。

惸然入酒樽。
黯然神伤地沉醉于酒杯之中。

不归广寒家,
不再回到广寒宫,
夜游天子园。
只在夜晚漫游于天子的花园。

无人知此怀,
没有人知道我内心的思念,
惊烟笼啼猿。
只有惊起的烟雾才能听到猿猴的啼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夜中的孤寂和忧伤情怀。诗人通过描绘明亮的月亮照耀着秋天的天空,表达了孤独的感觉。清影跨洞门,指的是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独自的影子映照在洞门之间。诗人运用了对月亮和影子的描写,突出了夜晚的寂静和凄凉之感。

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复美的仙子形象,指的是姮娥的化身。姮娥是传说中的仙女,与月亮有紧密的联系。诗人借用姮娥的形象,展现了美丽和神秘的意象。

接下来的两句"凄然到书帙,惸然入酒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沉醉。诗人孤独地来到书籍之间,悲伤地翻阅文献。这里的书帙代表着知识和文化,诗人可能在书中寻找安慰和慰藉。然而,他的内心依然忧郁,沉浸在烟酒之中,表现出对世俗的厌倦和迷茫。

诗的最后两句"不归广寒家,夜游天子园"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的情愿。他不再回到广寒宫,而是选择在夜晚漫游于天子的花园。这里的广寒家和天子园都是与神仙和尊贵地位相关的象征,诗人渴望远离尘世的纷扰,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忧伤和追求自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通过运用月亮、姮娥等意象,赋予了诗词以浪漫和神秘的色彩,增加了诗的艺术感和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白玉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