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青楼隔桃李

出自宋代邵雍的《天津闻乐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chǔ qīng lóu gé táo lǐ,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名园相倚洛阳春,巷陌无尘罗绮新。
何处青楼隔桃李,乐声时复到天津。
()
名园,巷陌,无尘,青楼,桃李,乐声

《天津闻乐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名园相倚洛阳春,
巷陌无尘罗绮新。
何处青楼隔桃李,
乐声时复到天津。

诗意:
这首诗词以天津为背景,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天景观。诗中提到的名园、巷陌、青楼和乐声都是在表达作者的愉悦和对生活的感受。作者通过描绘天津的美丽景色和欢乐氛围,表达了对生活的享受和对美好时光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洛阳春天为背景,将洛阳的美景与天津的乐声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首句"名园相倚洛阳春"描绘了天津的园林景观,意味着这里有着像洛阳一样美丽的春天。接下来的"巷陌无尘罗绮新"描绘了街巷的整洁和装饰的新奇,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下半首提到了"青楼"和"乐声",意味着在这里有着欢乐的场所和美妙的音乐。"何处青楼隔桃李,乐声时复到天津"表达了乐声跨越了距离,从别处传来,给天津带来了欢乐。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天津的美景和欢乐的氛围,通过对景色和声音的描写,传递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美好时光的心情。这首诗词展示了邵雍对于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敏锐观察力,同时流露出他对快乐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