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卉争妍处

出自宋代邵雍的《笺年老逢春八首·自知一赏有分付》,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ún huì zhēng yán chù,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
笺云:群卉争妍处,奇花独异时,东君深意思,亦恐要人知。
()
妍处,东君,意思,要人

诗词:《笺年老逢春八首·自知一赏有分付》
朝代:宋代
作者:邵雍

《笺年老逢春八首·自知一赏有分付》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笺云:群花争妍艳处,奇异之花独自开放时,东君深藏心意,也恐怕被人发觉。

诗意:
这首诗词以春天的花朵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东君(可能指皇帝)的隐晦崇拜。诗中的花朵象征着美丽和独特,它们在众多花朵中竞相斗艳,展示出自己的独特之处。而东君则代表着高贵和深思熟虑的心意,他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深藏不露,似乎担心被人察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盛开的花朵和东君的隐秘心思。通过群花争妍的描写,表达了自然界万物追求美丽和独特的本能,每一朵花都希望自己能够在众多花朵中脱颖而出。

另一方面,诗中的东君象征着统治者或者高贵的人物,他们常常需要保持一种神秘感,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意图。作者以东君的形象来抒发对高贵权势的敬畏和崇拜,暗示了自己对统治者的心思和态度。

整首诗词言简意赅,通过对花朵和东君的隐晦描写,展示了自然界和人事世界的奇妙之处。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权势的敬畏,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