龛岩千万穴

出自宋代邵雍的《游龙门》,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ān yán qiān wàn xué,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江天无少异,幽鸟下清沙。
路去山形断,川回渡口斜。
龛岩千万穴,店舍两三家。
清影四时好,都城况不赊。
()
山形,渡口,都城

《游龙门》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龙门的景色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
江天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幽鸟降落在明净的沙滩上。
前路到了山脚戛然而止,河水弯曲地穿过渡口。
峭壁上有无数的洞穴,只有两三间房屋。
清澈的影子随着四季变幻,而都城更加辉煌不欠债。

诗意和赏析:
《游龙门》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游历龙门的所见所感。诗中描述了江天平凡无奇,沙滩上却降落着幽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宁静、安详的氛围。

诗词中的"路去山形断,川回渡口斜"一句,表达了作者所到之处山势陡峭,道路被山峰阻断,河水蜿蜒曲折地流经渡口。这种描写营造了一种壮美景色的感觉,也暗示了人生中的困难和曲折。

诗中的"龛岩千万穴,店舍两三家"一句,描绘了岩石上的洞穴和少数的住房。这种景象给人以静谧、偏僻之感,突显了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的对比。

最后两句"清影四时好,都城况不赊"表达了作者对清澈的影子和繁华的都城的赞美。清澈的影子随着四季的变迁而变化,而都城则繁荣昌盛,没有负债。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大自然和人文社会的欣赏和称赞。

整首诗词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赞美之情。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摹和对自然与人文的对比,传达了一种宁静、壮美、繁华的意境,引人入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