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尝无对景

出自宋代邵雍的《闲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cháng wú duì jǐ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忽忽闲拈笔,时时乐性灵。
何尝无对景,未始便忘情。
句会飘然得,诗因偶尔成。
天机难状处,一点自分明。
()
对景,未始,忘情,天机,难状处,分明

《闲吟》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忽忽闲拈笔,
时时乐性灵。
何尝无对景,
未始便忘情。
句会飘然得,
诗因偶尔成。
天机难状处,
一点自分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邵雍闲逸自得的心境以及他对诗歌创作的感悟。诗人形容自己突然间抓起笔来,心情愉悦,灵感四溢。他并不经常错过美景,也从未丧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追求。诗句能够流畅地组合在一起,诗作则是偶然间完成的。尽管天机难以言明,但有时候诗人却能自然而然地理解其中的道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邵雍在闲暇时兴起拈笔写作的情景。诗人以“忽忽”形容他突然间抓起笔的动作,表现出他内心的兴奋和愉悦。他认为自己的性灵被诗歌所激发,诗作使他感到快乐和满足。

诗人强调自己并不错过任何美好的景色,说明他对自然和世界的观察敏锐而细致。他对美景的欣赏并没有使他迷失情感,而是使他更加坚定地追求诗歌创作。

诗人认为他的诗句能够自然而然地组合在一起,这显示了他的才华和灵感的流畅。诗人把诗的完成归因于偶然,这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谦逊态度。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提到“天机难状处,一点自分明”,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过程中的一种领悟。天机指的是深奥难解的道理,而诗人的一点领悟则显示出他对诗歌艺术的理解。尽管创作有时难以言明,但诗人相信自己能够在其中找到一丝明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邵雍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认识,以及他在闲适时光中的自得和思考。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诗人将自己与自然、艺术和心灵的联系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生活和创作的领悟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