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衣席弟恩

出自宋代苏辙的《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uān yī xí dì ē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家风足图史,妇德俨苹蘩。
汤沐从夫宠,冠衣席弟恩
克家传众子,有後庆多孙。
追养心何极,增封礼尚存。
()
家风,图史,汤沐,夫宠,众子,养心,增封,尚存

《亡嫂靖十君蒲氏挽词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家风足图史,
妇德俨苹蘩。
汤沐从夫宠,
冠衣席弟恩。
克家传众子,
有後庆多孙。
追养心何极,
增封礼尚存。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致敬他的亡嫂蒲氏的挽词。诗人通过描述蒲氏的品德和家庭风范,表达了对她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家庭为主题,展示了一个良好家风的典范。诗人称赞蒲氏的妇德,表示她的品行高洁,端庄如苹蘩(一种高尚的植物)。蒲氏受到了丈夫的宠爱,兄弟们也尊重她,这是对她高贵品格的认可。她克尽家庭责任,继承了家族传统,生育了众多的儿子和孙子,给家族带来了后代的福祉。诗人感叹蒲氏的追求教养子女的心意有多么极致,她的美德和家庭价值观得以传承。最后一句表达了封赏制度仍然存在,对家风的重视和礼仪的重要性。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苏辙对亡嫂蒲氏的敬意和对家庭价值观的肯定。通过赞美蒲氏的品德和她在家庭中的地位,诗人强调了家庭的重要性和家风的传承。整首诗词流畅婉约,表达了对良好家庭风尚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家庭伦理和礼仪的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