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云此是丛台

出自宋代张舜民的《丛台》,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ù rén yún cǐ shì cóng tái,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荆棘芃芃百尺堆,路人云此是丛台
雨中漳浦明还灭,门外青山去又来。
歌啸且从今日乐,是非谁管后人哀。
靓妆炫服寻为土,不似昆明堑劫灰。
()
荆棘,路人,青山,是非,后人,不似,劫灰

《丛台》是宋代张舜民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荆棘茂盛,高达百尺的堆叠,路人看到这里,称之为丛台。雨中漳浦的明亮又黯淡,门外的青山来去如梦。歌唱和欢笑从今天开始,是非纷争与后人悲叹有谁关心。华丽妆扮和炫目服饰都会变成尘土,不像昆明池塘的水灾留下的灰烬。

诗词表达了世事变幻、兴衰无常的主题。作者以描写荆棘丛生的丛台和雨中的漳浦,表现了世间纷繁复杂的现象。丛台象征人世间的华丽和荣华,而雨中漳浦则表现了这些华丽的事物在时间的洗礼下会逐渐凋零。诗人通过描绘青山的来来去去,表达了世事的无常和变幻莫测。最后,诗人以华丽妆扮和炫目服饰作为象征,暗示这些外在的光鲜事物最终都会归于尘土,与昆明堑劫后的灰烬相比较,显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揭示了人世间的虚幻和无常,以及物质与精神的对比。通过描绘对比鲜明的景象,诗人呈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这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引导人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和追求的方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张舜民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