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楼吹笛三更后

出自宋代汪元量的《湖州歌九十八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āng lóu chuī dí sān gēng hòu,诗句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拨尽琵琶意欲悲,新愁旧梦两依依。
江楼吹笛三更后,细雨灯前醉玉妃。
()
拨尽,琵琶,意欲,旧梦,依依,吹笛,三更,细雨,醉玉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诗人汪元量的作品。该诗以琵琶为意象,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拨尽琵琶意欲悲,
新愁旧梦两依依。
江楼吹笛三更后,
细雨灯前醉玉妃。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琵琶为主题,通过琵琶音乐的表现力,抒发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第一句“拨尽琵琶意欲悲”,表达了作者弹奏琵琶时内心的哀伤和悲凉之情。琵琶的音调和弦音,与作者心中的忧愁交织在一起,使得他的情感无法抑制。

接着,“新愁旧梦两依依”,表达了作者对于新的忧愁和旧的梦境的依恋之情。这句话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纠结,他无法断绝过去的梦幻和新的忧伤,这种情感使他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境地。

第三句“江楼吹笛三更后”,描述了在江楼上吹笛的场景,时间已经深夜,夜色寂静。这里的笛声可能起到了一种宣泄情感的作用,也可能象征着作者内心深处的呐喊与哀伤。

最后一句“细雨灯前醉玉妃”,描绘了在细雨中,灯前醉卧的美人形象。这里的玉妃可能是一种隐喻,代表了作者心中的情人或是憧憬中的爱情。作者沉浸在琵琶音乐和情感的交融之中,与这位玉妃共同沉醉于美好的意境之中。

整首诗以琵琶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交织,表达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情感和纠结的心境。作者借助琵琶的音乐力量,将自己的情感与琵琶的声音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悲伤与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