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竟春时

出自宋代王之道的《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 fāng jìng chūn shí,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不学桃与李,芬芳竟春时
天公岂多情,清露为君迟。
荣翠休问命,冷暖当自知。
青荧夜窗灯,相对哦新诗。
()
天公,多情,清露,冷暖,自知,新诗

《次韵因上人晚菊简魏定父》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学桃与李,芬芳竟春时。
天公岂多情,清露为君迟。
荣翠休问命,冷暖当自知。
青荧夜窗灯,相对哦新诗。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诗人以菊花比喻自己,表达了不追逐桃李之花却在秋天绽放的坚守之情。他认为天公并不多情,所以清晨的露水对菊花来说会较晚一些。诗人告诉我们,不要追求时光的荣华与翠绿,因为冷暖与命运都应自知。最后,他以夜晚的青荧灯作为背景,表达了他与自己的新诗相对而坐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于坚守本真的追求。菊花是秋天中的瑰宝,它在桃李等花已凋零的时候盛开,象征着坚强和不随波逐流的品质。诗人以菊花自喻,表达了自己不追求世俗的喧嚣与短暂的辉煌,而选择坚守自己的独特风采。他认为天公并不偏爱,清晨的露水也会较晚降临,这表示诗人对于命运的理解和接受。诗人以青荧灯作为背景,给人以静谧的夜晚感觉,表达了他与自己的新诗相对而坐,抒发内心的思考和创作的情景。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出诗人对于追求真实与坚守信念的态度,具有深邃的意境和启示的力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