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癯应怯夜来霜

出自宋代王之道的《腊梅和次韩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īng qú yīng qiè yè lái shuā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一枝横亚竹梢黄,宫样新翻半额妆。
閒淡似宜冬后日,清癯应怯夜来霜
生憎丹脸娇含酒,巧妬冰肌冷透香。
取蜡为花缘底事,浪吟空发少年狂。
()
宫样,半额,冰肌,花缘,少年

《腊梅和次韩韵》是宋代诗人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一枝梅花,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对生命的思考。

译文:
一枝横亚竹梢黄,
宫样新翻半额妆。
閒淡似宜冬后日,
清癯应怯夜来霜。
生憎丹脸娇含酒,
巧妬冰肌冷透香。
取蜡为花缘底事,
浪吟空发少年狂。

诗意:
这支梅花横挂在竹梢上,花瓣呈现出淡黄的色彩,宛如宫廷女子新装打扮的半额妆容。它清淡的气质仿佛适合冬日后的阳光,纤瘦的身姿似乎害怕夜晚的霜冷。尽管它是嫣红的面颊中含有美酒的,但它矫揉造作的冰肌透出一股冷香。取蜡来描绘花朵的边缘,这是一种技艺,但它的吟唱却流露出一种年轻的狂热。

赏析:
王之道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示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的思考。梅花在冬天中孤芳自傲,它的清淡和清瘦让人感受到冬日的静谧。梅花以其纯洁的形象和坚韧的生命力,成为了诗人表达自己情感和追求自由的寄托。诗中的描写细腻而富有意境,通过对梅花的形象描绘,传递了一种淡泊宁静、独立自持的人生态度。诗人借用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真实自我的心声。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和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绘手法,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和对花朵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坚韧和纯洁的追求。整篇诗词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并引发读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