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义终一醮

出自元代杨维桢的《览古四十二首(录三十四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ù yì zhōng yī jiào,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要离爇妻子,大盗空沽名。
峨峨南文山,光焰日月青。
妇义终一醮,臣道无改要。
宁戴一天死,不载二地生。
尚怜广西地,有愧颜家兄。
()
离爇,妻子,光焰,日月,有愧

《览古四十二首(录三十四首)》是元代杨维桢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要离弃妻子,成为大盗只为名声。峨峨耸立的南文山,光芒照耀着日月苍青。妇道的真义只有一次婚姻,臣道却无法改变其要求。宁愿戴上头巾宣告死亡,也不愿去承受流离失所的生活。仍然怀念广西的土地,对颜家兄弟感到愧疚。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离别妻子、追求名声的人的内心挣扎和价值观的冲突。诗人表达了对女性婚姻忠贞的赞美,将其视为妇道的真义。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臣道的坚守,暗示自己无法放弃道义和责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愧疚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抉择。诗人通过对妇道和臣道的对比,凸显了他面临的道德困境。他在选择追求名声和功业时,同时也意识到了对妻子和家庭的背离。这种内心挣扎和矛盾使得诗词充满了情感和思考的深度。

诗中的南文山形容峻峭高耸,光芒日月青,以其雄伟的景象来映衬诗人内心的纠结和伟大的抉择。广西的地名则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并暗示了他对家人的愧疚,这也是他对名利的反思和警示。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蕴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婚姻、道义和家庭的思考和选择。它既反映了元代社会对妇道和臣道的重视,也折射出个人在名利和家庭责任之间的挣扎。整首诗词充满了深情和哲理,给人以思考与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维桢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杨维桢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