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将宗社换西施

出自明代刘基的《有感(七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nà jiāng zōng shè huàn xī shī,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甲楯孤栖死不疑,那将宗社换西施
想应尝胆秋风夜,恰似无忘?李时。
()
不疑,尝胆,秋风,恰似

《有感(七首)》是明代诗人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和思考。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有感(七首)

甲楯孤栖死不疑,
那将宗社换西施。
想应尝胆秋风夜,
恰似无忘?李时。

译文:
坚定地孤独栖身,毫不动摇地守着信仰,
又有谁会为了名利而舍弃道义?
想必在秋风的夜晚,曾尝过胆怯的滋味,
仿佛还记得那位叫李时的人。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信仰和追求的坚守,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反思。诗中的“甲楯孤栖”意味着作者在世俗繁华中保持独立和纯粹,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而“宗社换西施”则指出了许多人为了名利和享乐而背离了原本应该守护的价值观。作者通过描绘秋风夜晚的胆怯,暗示了在诸多诱惑和压力下,坚守信仰并不容易,但他似乎还记得那位李时,可能是一位历史上坚守信仰的人物,以此来强调坚持信仰的重要性。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作者对于信仰和守正的思考。通过对比甲楯孤栖和宗社换西施,作者批判了追求名利和享乐的人们,强调了个人坚守信仰的重要性。诗中的秋风夜晚和胆怯的描绘,突出了信仰坚守的艰难和需要勇气的一面,给人以思考和启示。最后,提到的李时可能是一个象征,代表了历史上坚守信仰的人物,以此来加深诗意和警示。整首诗以简短的篇幅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读者对于信仰和人生追求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刘基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