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节久抛三径乐

出自宋代王珪的《南海馆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ìng jié jiǔ pāo sān jìng lè,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岭外经年逐断蓬,孤吟废馆几宵中。
灯回秋壁耿乡梦,雨送夜潮飘海风。
靖节久抛三径乐,子云坐汉十金空。
何时征棹一归去,江有鲈苇岩有风。
()
经年,孤吟,废馆,夜潮,海风,靖节,有风

《南海馆中》是宋代王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岭外经年追逐着断断续续的蓬草,独自吟唱于废弃的馆舍几个夜晚之间。灯光映照下的秋天壁画,使人陷入遥远的乡愁梦中,雨水伴随着夜潮,漂浮着海上的风。久久以来,我丢弃了安逸的生活,怀念着那些美好的时光,但现在只剩下空虚。何时才能驾舟远行,回到江边有鲈鱼和芦苇岩石的地方。

诗意:
《南海馆中》描绘了一个离乡多年的游子在南海馆中的寂寥孤独之情。诗人通过描写蓬草追逐的景象、废弃的馆舍、秋天壁画的映照以及夜潮和海风的氛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人渴望重新踏上归途,重返江边的家乡,与鲈鱼和芦苇岩石相伴。

赏析:
《南海馆中》通过描写景物和情感交融,展示了王珪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中的蓬草和废馆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强调了游子离乡漂泊的心境。秋天壁画和夜潮飘来的海风则给人一种遥远的乡愁感,使人陷入回忆和思考之中。诗中的“久抛三径乐”表达了诗人对安逸生活的放弃,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而“子云坐汉十金空”则表达了他的失意和空虚。最后,诗人以对归途的期盼,描绘了江边的景象,寄托了对家乡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南海馆中》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通过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个人的离愁别绪与对故乡的思恋融为一体,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这首诗词既展示了王珪的才华,又折射出了宋代文人的离乡情结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人文情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王珪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