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处仍听浪卷滩

出自宋代陈造的《次韵袁提刑劳军许浦中路风雨》,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pō chù réng tīng làng juǎn tā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方隅咫尺俨威颜,穷谷回春不作难。
渥泽欲随金节到,先声已失铁衣寒。
来时敢惮风将雨,泊处仍听浪卷滩
天自与公供壮观,海涵云物正阑干。
()
方隅,咫尺,穷谷,回春,作难,先声,铁衣寒,泊处,浪卷滩,海涵,云物,阑干

《次韵袁提刑劳军许浦中路风雨》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方隅咫尺俨威颜,穷谷回春不作难。
渥泽欲随金节到,先声已失铁衣寒。
来时敢惮风将雨,泊处仍听浪卷滩。
天自与公供壮观,海涵云物正阑干。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袁提刑劳军许浦中路的景象和情感的描绘。诗人以崇敬和赞美之情,描述了袁提刑的威仪和威严、许浦中路的景色以及自然的壮丽景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交融,展现出作者对袁提刑和许浦中路的景仰之情。

首句“方隅咫尺俨威颜,穷谷回春不作难。”表达了袁提刑的威仪和威严,以及许浦中路在春天的景色美丽而不难令人回味。

接下来的两句“渥泽欲随金节到,先声已失铁衣寒。”表明袁提刑的功德和贡献,以及时间的流逝。渥泽指的是丰厚的恩泽,金节是指赏赐和奖励,先声已失则意味着过去的功业已被遗忘,铁衣寒则暗示袁提刑的英勇和坚韧。

接下来的两句“来时敢惮风将雨,泊处仍听浪卷滩。”描绘了许浦中路的自然景观。诗人表达了在艰难的环境下仍然坚定不移、勇往直前的决心和信念。

最后两句“天自与公供壮观,海涵云物正阑干。”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观,天地和海洋包容着云霞和各种物象,而袁提刑和许浦中路的景色也在其中显得更加壮观。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袁提刑和许浦中路的景色、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对其的敬佩之情相结合,展示了作者对袁提刑和许浦中路的赞美和景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壮丽景观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造

陈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生于宋高宗绍兴三年,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以词赋闻名艺苑,撰《芹宫讲古》,阐明经义,人称“淮南夫子”。范成大见其诗文谓“使遇欧、苏,盛名当不在少游下。”尤袤、罗点得其骚词、杂著,爱之手不释卷。郑兴裔荐其“问学闳深,艺文优赡”。调太平州繁昌尉,改平江府教授,寻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权知州事。房州秩满,为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於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

陈造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