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池绿净但沉天

出自宋代李廌的《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īng chí lǜ jìng dàn chén tiā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百物争春竟可怜,清池绿净但沉天
浮萍细碎从渠长,憎见差池点荇钱。
()
百物,争春,可怜,清池,沉天,浮萍,细碎,渠长,憎见,差池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是宋代诗人李廌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澈的池水绿意盎然,百花争相绽放,却令人感到遗憾。浮萍细碎地漂浮在水面上,仿佛在渠道中长久流淌。我憎恶那些污浊的池泽,看到其中的污点和杂草。

这首诗以描绘许昌西湖的景色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西湖清澈绿净,百花争艳,但诗人却感到可怜和遗憾,这种情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思熟虑。浮萍细碎的形象描绘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烦扰,而憎恶污浊之物的态度则表达了诗人对纯净和美好的追求。整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描绘了景色,却在细腻的描写之中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诗人虽然欣赏西湖的美丽,但他却从中感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现实的遗憾。浮萍细碎的形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物,还象征了人生的起伏和不确定性。诗人对污浊之物的憎恶,表达了他对纯净和美好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道德沦丧的忧虑。整首诗以简洁朴实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