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豪愤三年气

出自宋代李新的《落解西归长安道中书所怀》,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píng háo fèn sān nián q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年少将军师羽林,追奔翻为白头吟。
不平豪愤三年气,未死英雄万里心。
故国山川知好在,异乡风物许重寻。
捷书不报浑閒呈,西邮潼关无好音。
()
军师,羽林,白头,不平,英雄,故国,山川,异乡,风物,捷书

《落解西归长安道中书所怀》是宋代诗人李新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少时作为将军的师从羽林,追逐战争已使我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我在路上吟唱。对社会不公和豪门的愤怒,积蓄了三年,尚未死去的英雄心仍在万里之外。我深知故国的山川之美,但在异乡的风物中也能找到一份安慰。然而,我急切地等待捷报的书信却迟迟未至,西邮潼关没有好消息传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故国的思念。诗人年少时在战场上担任将军的助手,经历了无数的辗转和风雨,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怀揣着对社会不公和豪门的愤怒,但他的英雄气概尚未消亡,仍然怀有远大的抱负。他深知故国的山川之美,也渴望在异乡中找到一丝安慰和归属感。然而,他等待已久的捷报迟迟未至,使他对未来感到焦虑和失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故国的眷恋。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描绘了一个年少将军师转变为白发苍苍的老人的形象,凸显了岁月变迁和人生沧桑的主题。诗人对社会不公和豪门的愤怒积蓄已久,但他的英雄气概仍然存在,他对故国的热爱和追求从未消减。诗人对故国山川之美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故土的深情厚意。同时,他对异乡风物的寻觅,彰显了他对归属感和安慰的渴望。然而,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捷报的期盼和对现实的失望,使整首诗增添了几分苦涩和无奈。

这首诗词通过诗人个人的经历,展示了他对社会和国家的关怀,以及对家园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增添了一丝宁静和慰藉。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沉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浓厚的时代氛围和个人色彩。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新

宋仙井人,字元应。哲宗元祐五年进士。刘泾尝荐于苏轼。累官承议郎、南郑丞。元符末上书夺官,谪遂州。徽宗大观三年赦还。有《跨鳌集》。...

李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