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费斋粥

出自宋代王灼的《曲尺山云居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ǔ rén fèi zhāi zhōu,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循溪上坡坨,溪亦因山曲。
行尽高深处,招提隐山腹。
往者灰烬馀,白塔但孤矗。
十年闹斤斧,有此千间屋。
阿师笑相语,异事子当卜。
今日钟报客,振响非人触。
病悴优婆塞,归梦到松菊。
诸圣惠三昧,警我烦恼毒。
卧听夜雨喧,起看晓云族。
去路犹恐迷,主人费斋粥
()
山曲,白塔,孤矗

《曲尺山云居寺》是宋代王灼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曲尺山上的云居寺景象,并融入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

诗意:
诗人以曲尺山云居寺为背景,描绘了山水之间的景色和寺庙的宁静。他描述了自己登山的过程,一路经过蜿蜒的溪流和陡峭的山坡,最终达到云居寺的深处。寺庙隐藏在山腹之中,宛如一个世外桃源,远离尘嚣和喧嚣。诗人回顾过去的岁月,认为自己在修建寺庙的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现在看到这座千间屋的寺庙屹立不倒,他感到无比欣慰。

赏析:
这首诗词以景物的描绘为主线,展现了山水的壮丽和云居寺的宁静。通过描写山坡和溪流的曲线,诗人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变幻多样的景象。云居寺被描绘成一个隐秘而神秘的地方,使人感到宁静和安详。诗人通过寺庙的存在,表达了修行和超脱尘世的理念。

诗中插入了对过去努力的回顾,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辛勤付出的满意和骄傲。他通过描述寺庙的坚固和屹立不倒,暗示了他在修建寺庙时经历的困难和挑战,以及最终的成功。作者还提到了与阿师的对话,表明他正在寻求智慧和指导,以摆脱烦恼和困扰。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佛教智慧和修行的向往,以及对纷扰世俗的追求的反思。

最后几句描绘了夜晚的雨声和早晨的云雾,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恬静和宁谧。诗人对未来的道路表示担忧,但主人仍然坚持修行,并且为客人准备了斋粥,体现了主人的慈悲和智慧。

《曲尺山云居寺》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线,融入了作者对修行和超脱尘世的思考,表达了对智慧和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描绘山水和寺庙的静谧之美,诗人呈现了一幅宁静而令人向往的画面,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得到了一种心灵上的抚慰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王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