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治玉纯温

出自宋代胡寅的《挽谭邦鉴》,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íng zhì yù chún wē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忠烈延康子,期颐致政孙。
文词金震荡,行治玉纯温
梦熟黄粱早,名余绛旐骞。
伤哉九京路,白日閟泉门。
()
期颐,政孙,文词,金震荡,黄粱,白日,閟泉

诗词:《挽谭邦鉴》

忠烈延康子,
期颐致政孙。
文词金震荡,
行治玉纯温。
梦熟黄粱早,
名余绛旐骞。
伤哉九京路,
白日閟泉门。

中文译文:
忠烈的延康子,
期待着延续家族的政治事业。
文词充满着光辉,
行为治理如同玉一样纯净温和。
梦想早已熟悉黄粱美梦,
名声超越了绛色的旌旗飘扬。
唏嘘伤怀,九京的道路,
在白天黯然闭合的泉门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挽谭邦鉴》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作品。诗人以挽歌的形式,表达了对谭邦鉴的悼念和对其家族事业的祝愿。谭邦鉴可能是一位忠诚而廉洁的政治家,他的子孙代代致力于政治事业,渴望延续家族的荣光。

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诗人提到"文词金震荡",形容延康子所传承的家族文化和声望如同金子一样闪耀辉煌。"行治玉纯温"则表达了延康子及其子孙们在从政过程中的廉洁和温和的为政理念。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运用梦和名声的意象,展示了对延康子和他的家族的敬仰。诗人说梦已经熟悉了黄粱美梦,意味着延康子早已经实现了他的理想和梦想。名声超越了绛色的旌旗飘扬,说明延康子的名声和贡献已经超越了当时的权势和声望。

最后两句"伤哉九京路,白日閟泉门"表达了诗人对九京(古代对都城的称呼)道路的惋惜和痛心。白日閟泉门则意味着都城的泉水门已经在白天关闭,象征着国家政权的衰败和不幸。

整首诗以悼念的情感贯穿,通过描绘延康子及其子孙们的忠诚和为政之道,表达了对他们的景仰和思念。并以九京道路萧条和閟泉门闭合的形象,表达了对宋代政治局势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寅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胡寅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