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僧遗堪尚摩空

出自宋代吴芾的《陪梁大谏察院同登蒋山》,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sēng yí kān shàng mó kōng,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山如屏障阜如钟,中有巍巍古梵宫。
六代兴王俱扫迹,一僧遗堪尚摩空
万松雪类长波挂,八水源从异域通。
家在天台最深处,见山不忆故山中。
()
屏障,巍巍,万松,长波,水源,异域,忆故

《陪梁大谏察院同登蒋山》是宋代吴芾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山的形态和景观,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山如屏障阜如钟,
中有巍巍古梵宫。
六代兴王俱扫迹,
一僧遗堪尚摩空。
万松雪类长波挂,
八水源从异域通。
家在天台最深处,
见山不忆故山中。

诗中的意境表达了山的壮丽和庄严。山势如同屏障,高峻如钟,给人一种雄伟的感觉。山中有一座巍巍的古梵宫,展现出古老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诗人提到了六代兴王的痕迹已经被扫去,只有一位僧人的足迹尚存,暗示着岁月流转,兴衰更迭。尽管如此,僧人留下的痕迹仍然能够使人心生敬畏和遐想。

诗中还描绘了万松和雪一样长的波浪悬挂在山间,八条水源从异域汇聚而来,给人以广阔和开放的感觉。诗人的家就在天台山最深处,他登山观赏时,并不会怀念自己的故乡,而是全神贯注地感受眼前的壮丽景色。

整首诗词通过对山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和历史变迁的思考。山的高大和庄严给人以力量和震撼,而山中古梵宫和僧人的足迹则使人产生了对时间和历史的思索。诗人将自己的家置身于壮丽景色之中,表达出对自然的融入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感。

这首诗词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独特感悟,表达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联系,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哲理内涵,使人在欣赏中能够感受到山水的壮美和人生的深远意义。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芾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吴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