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请一麾江海去

出自宋代王之望的《又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ǐ qǐng yī huī jiāng hǎi q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尘劳汩没老尤顽,遍走岷峨杳霭间。
筋力已疲难报国,田园有许即归山。
何期俗驾经时出,却得浮生数日閒。
已请一麾江海去,故应生入玉门关。
()
筋力,报国,田园,江海

《又和》是宋代诗人王之望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身处尘劳之中,感叹时光匆匆,无法担负报效国家的重任,渴望返回田园生活的情愫。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尘劳汩没老尤顽,
遍走岷峨杳霭间。
筋力已疲难报国,
田园有许即归山。
何期俗驾经时出,
却得浮生数日閒。
已请一麾江海去,
故应生入玉门关。

诗意:
《又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尘世劳累的疲惫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之情。王之望感叹自己在忙碌的世事中被消耗殆尽,无法尽忠报国;他渴望回到田园生活,享受宁静与自然的环境。他希望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过上几日闲适的生活。最后,他请命令使他能够驾船穿越江海,最终进入玉门关。

赏析:
《又和》这首诗以自然山水与尘世劳累之间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向往。王之望在描绘自己被尘劳所困的同时,通过使用岷峨和杳霭等词语,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美丽的山水之间。这种对自然的描绘不仅突出了作者的感慨,也呼应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和谐之思想。

诗词中的"筋力已疲难报国"表达了作者心系国家、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的愿望,但他感到自己的体力已经疲惫不堪,无法实现这一愿望。"田园有许即归山"则表明他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渴望回归宁静自然的环境,过上简单而宁静的日子。

最后两句"已请一麾江海去,故应生入玉门关"表达了作者的远行之意。他希望能够乘船远离尘世,穿越江海,进入玉门关,这里可以理解为远离尘嚣的边关之地。这种对远方的向往也彰显了作者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

总体而言,王之望的《又和》通过对尘劳和田园、自然与人世之间的对比,表达了他对安宁、自由和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在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上都给人以深思,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特有情怀和审美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王之望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