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岩既原适

出自宋代赵蕃的《题郑氏北墅》,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óu yán jì yuán shì,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篮舆度浮梁,朝岚尚蒙蒙。
十有九日雨,得晴类投空。
游岩既原适,访隐亦好从。
道傍得野舍,一迳幽且能。
主人谁与者,其祖郑七松。
流风被云仍,真有隐者风。
问年七十余,曳履不扶筇。
我年仅其半,而已衰龙钟。
岂其养生效,殆自起死功。
若人种艺法,橐驼安取同。
木老德亦熟,闻之苏长公
()
蒙蒙,游岩

《题郑氏北墅》是宋代赵蕃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郑氏北墅为主题,通过描述墅内景物和与墅主郑七松的对话,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诗中描绘了篮舆行经浮梁,晨曦中的雾气依然蒙蒙,暗示着时节的潮湿和不稳定。经历了九天连续的阴雨,终于迎来了晴朗的天空。诗人将这种转变比喻为一种希望,仿佛投向空无一物的虚空中。

诗人在游岩时感受到了原初的自然之美,追寻隐逸的生活方式。他在道旁找到了一间田舍,幽静而宜居。诗人询问主人是谁,得知是郑七松。这里的郑七松被描绘成一个隐居的智者,如同飘荡在山间的清风。诗人向他请教,得知他已经七十多岁,行走仍然矫健,不倚赖拐杖。而诗人自己年纪尚轻,却已经感到衰老的迹象,暗示了诗人对于养生和长寿的向往。

诗中提到了种植艺术的传承与学习,暗示了诗人对于知识的追求。诗人认为,凡事皆有老去的时候,但是老去的同时也应该修养品德。他称赞郑七松的德行如同橐驼,指的是橐驼能够承受重负而不倒,并将这种德行与老去后的智慧相联系。这样的人不仅年纪老迈,而且内心智慧却更加成熟。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隐逸生活为背景,通过对比诗人与郑七松的年纪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和长寿智慧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深沉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诗人将自然与人生相融合,展示了对于隐逸生活和智慧长寿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