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乐相寻定何种

出自宋代赵蕃的《宜春县斋寒日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ōu lè xiāng xún dìng hé zhǒ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故知寒食住为佳,可奈携家更忆家。
忧乐相寻定何种,死生如梦本无涯。
节中天色少来旧,诗里风光别去嗟。
李迳桃蹊事虽退,柳行因雨未抛花。
()
寒食,可奈,忆家,如梦,少来,风光,柳行

《宜春县斋寒日作》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宜春县斋寒日作

故知寒食住为佳,可奈携家更忆家。
忧乐相寻定何种,死生如梦本无涯。
节中天色少来旧,诗里风光别去嗟。
李迳桃蹊事虽退,柳行因雨未抛花。

译文:

我知道在寒食节住宿是一种愉快的事,但带上家人更让我思念家乡。
忧愁和欢乐相互交织,它们的界限是如此模糊,生死的事情就像一场无边无际的梦境。
节日里的天空不再那样明亮,诗中的风景也已经不再。
李迳和桃蹊的事情已经过去,虽然退去,但柳树因为雨水仍未脱去花朵。

诗意和赏析:

《宜春县斋寒日作》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寒食节期间的情感和思绪。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祭祀祖先、扫墓,并且有时候会选择在墓地住宿。诗中的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寒食节的理解和感受。

诗的开头,作者说寒食节住宿是一种愉快的事,但同时也让他更思念家乡和家人。这句表达了作者对家庭的眷恋和思乡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诗,作者探讨了忧愁和欢乐之间的关系,认为它们是相互交织的,难以分辨。作者还表达了生死如梦境的观念,认为生死的边界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的界限。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寒食节期间的变化。天空不再那样明亮,诗中的风景也已经不再。这里描绘了节日的变迁和岁月的流转,给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诗,作者提到了李迳和桃蹊,这是两个具体的地名,可能是指作者过去的经历或者是他人的故事。作者说虽然这些事情已经过去,但是柳树因为雨水仍然未脱去花朵。这句诗表达了对于过去的回忆和未来的希望,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整首诗以寒食节为背景,通过描写作者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家庭、时光和人生的思索和感慨。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事物的对比,以及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展示了作者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