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寻芳躅到蟾宫

出自宋代郑清之的《赠陈童子》,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hǎo xún fāng zhú dào chán gōng,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前身端合是王充,收拾群经贮腹中。
书吻可能如布谷,笔锋应不事雕虫。
看来眉目真兰茁,揽取词章作绣筒。
归去莫夸童子技,好寻芳躅到蟾宫
()
前身,端合,收拾,可能,布谷,笔锋,看来,眉目,兰茁,归去,童子,蟾宫

《赠陈童子》是宋代诗人郑清之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赠送诗篇的方式表达对陈童子的赞美和祝福。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身端合是王充,
收拾群经贮腹中。
书吻可能如布谷,
笔锋应不事雕虫。
看来眉目真兰茁,
揽取词章作绣筒。
归去莫夸童子技,
好寻芳躅到蟾宫。

诗意:
这首诗词赠送给陈童子,描绘了他在学问修养上的卓越成就和才华横溢。诗人认为陈童子不仅有广博的知识储备,而且能够驾驭文字,使其表达生动而真实。陈童子的才情,如同兰花茁壮生长般美好。他能够巧妙地运用词章,使之如绣筒般华美而精致。诗人告诫陈童子,虽然他的才华出众,但归去之后不要过于自夸,应该继续追求更高的境界,如踏上蟾宫般追寻更美好的事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直接的方式表达了对陈童子的赞美和鼓励。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陈童子在知识学问和文学才华方面的优秀之处。诗中使用了一系列意象和比喻,如将书吻比作布谷鸟、将笔锋比作不事雕虫等,以强调陈童子在表达文字时的灵活和准确。同时,诗人也提醒陈童子要保持谦逊,不要因才华出众而骄傲自满,应该继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陈童子的赞美和期望,同时通过描绘诗人对陈童子才华的欣赏,展现了宋代士人对于学问修养和文学艺术的追求和推崇。这首诗词既是对陈童子的个人赞美,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的期许和标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郑清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