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师无诤中三昧

出自宋代王迈的《赠无诤和尚四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èn shī wú zhēng zhōng sān mèi,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
稽首丛林无诤师,我因有诤落便宜。
问师无诤中三昧,笑指岩前没字碑。
()
稽首,丛林,无诤,落便宜,三昧

《赠无诤和尚四首》是宋代王迈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一种幽默而调侃的口吻,表达了对无诤和尚的赞赏和敬意。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稽首丛林无诤师,
我因有诤落便宜。
问师无诤中三昧,
笑指岩前没字碑。

译文:
我向丛林中的无诤师傅敬礼,
因为我能够毫无顾忌地表达我的意见。
我询问无诤师傅修行的奥妙,
他笑着指向岩石前没有刻字的碑。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无诤和尚的描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赞美。无诤师傅被描绘为一个在佛法修行中没有任何偏见和束缚的人。诗人自己因为有诤(指有话要说)而感到便宜,即能够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他向无诤师傅请教中三昧(佛教修行境界),而无诤师傅却笑指着岩石前没有刻字的碑,暗示佛法无需文字,真正的修行在于心灵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王迈对无诤和尚的敬意和钦佩。诗中的“无诤”是一种佛教修行的境界,意味着没有任何杂念和偏见。通过这首诗,王迈表达了对这种境界的向往,并以自己有诤的态度与之对比。诗人通过“岩前没字碑”这一形象的描绘,暗示真正的修行不在于文字和外在的标志,而在于内心的境界。整首诗以幽默的口吻写就,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通过对佛教修行境界的反思,诗人也间接地呼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善良、开放和超越个人利益的心态。

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意境和巧妙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迈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王迈朗读
()